编者注:《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》本周通过,标志着高层力推的国家级区域规划正式落地,京津冀协同规划将吸引巨量投资,此板块依然前景光明,值得期待。
该规划以“对接”为起点,旨在建设高效密集的轨道交通网络。在公路、港口、航空及城市公交等领域同步推进,客运专线计划到2017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,实现京津保地区1小时交通圈。
京津冀作为我国的三大城市圈之一,其发展历程一直受到广泛关注。自去年习主席提出强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,京津冀的发展已步入新的轨道。金融资本也在助力这一协同发展的进程。例如,农行已制定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信贷政策,将交通一体化、生态环境建设、产业转移与整合升级作为三大支持重点。
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三大领域——交通一体化、生态环保、产业转移——率先取得突破。交通一体化是突破口,京津冀轨道交通互通程度仍有提升空间。环境治理迫在眉睫,京津冀在环保方面的合作至关重要。产业转移主要涉及首都地区的产业疏解及天津、河北两地的产业承接。这些领域的协同发展将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,为区域内企业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。
基于此分析逻辑,我们可以预见以下投资机遇:一是交通一体化与产业转移带来的土地重估、基建投资和运营,关注地产、交运、基建、建材等相关行业;二是环保治理要求下具有区域优势的环保企业;三是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逐步实现,区域消费能力的提升,尤其是河北作为产业承接方,其未来提升空间巨大。
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,将带来诸多投资机会。我们期待在这一进程中,京津冀三地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进步和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