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万户“个转企”促民营经济升级

新华网沈阳报道,日期标注为12月26日。据辽宁省工商局消息透露,今年前十个月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成果显著,共计实现了高达12041户的转型,已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全年转型至少1万户的工作目标。这一转变不仅改变了经营模式的形态,更是对辽宁省经济发展的一次重要推动。

从今年年初至十月底,这些转型后的企业在注册资本和从业人员数量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。注册资本增至67.27亿元,从业人员扩大到5.78万人,相较于转型前分别增长了4.3倍和2.36倍。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投资规模的扩大,更反映了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增强。作为经济转型的主要力量,这些转型后的企业中,零售业和工业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。值得注意的是,个人独资企业的比例较大,这也反映出辽宁省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的独特现象。

辽宁省工商局的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。他们指出,个体工商户在法人地位、治理模式、投资规模等方面存在局限,当发展到一定规模时,其在商业信用、经营领域、品牌效应、竞争能力等方面的劣势会逐渐显现。而转型为企业后,这些问题将得到有效的解决。为了鼓励和支持这些个体工商户的转型升级,辽宁省还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。包括按照20%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小型微利企业,以及作为国家重点项目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,都将享受更优惠的税率。在金融扶持方面,辽宁省还创新了还款方式,拓宽了抵押担保物范围等多项政策。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个体工商户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。

辽宁省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,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,也为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这一转型不仅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,更是辽宁省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。

内容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