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
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,金融扶贫正日益深化并精准落地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仅针对贫困地区特性推出了创新产品和服务,更通过与地方和其他部门的紧密合作,共同推进金融扶贫的实效性及可持续性。
以河北省阜平县为例,这片燕山—太行山特困地区的农户主要依靠食用菌产业实现脱贫致富。村民孙海军承包了两个食用菌种植大棚,凭借农行河北分行推出的“脱贫贷”实现了一年6万多元的收入。这种贷款产品利率优惠,手续简化,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。
为了更有效地投放信贷资金,农行阜平县支行主动与扶贫部门对接,根据贫困户的档案和帮扶需求,制定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。在全国范围内,各种针对贫困地区的“接地气”金融服务不断涌现,如“油茶贷”、“土地流转贷”和“活禽抵押贷”等,解决了传统支农贷款期限短、不符合农业生产周期的问题,盘活了农村资源。
贫困地区需要产业支撑,而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在此过程中至关重要。以内蒙古的兴安盟科右前旗为例,农行与当地扶贫办合作,推出“大户带小户”的贷款模式,帮助像刘景堂这样的养殖能人扩大规模,同时带动周边贫困户共同致富。
为了激发金融机构的扶贫积极性,建立金融风险分担机制是关键。河北阜平推出成本价格损失保险,为特色农业产业保驾护航。湖南麻阳县建立风险补偿基金,解决银行放贷的后顾之忧。专家认为,要确保金融扶贫的可持续发展,必须完善贷款贴息与风险分担机制,并为主办银行提供制度倾斜。银监会也表示将提升金融精准扶贫效率,更精准地满足贫困户的各类贷款需求。这是一场多方联动的战役,旨在确保金融资源真正流向贫困地区,助力贫困户实现脱贫梦想。